请选择适合您的导航方式
扫码添加
南宁市宏德高级中学教研组动态(第一百二十三期)
2025.05.13

语文组:


论述文本 概括题型

本校讯(通讯员/庞利萍、摄影/庞利萍)为助力高三临界生精准提升语文应试能力,5月8日,高三年级语文组针对论述类文本阅读概括题型开展专题讲评课。本次课程由校外资深语文教师马老师主讲,通过“真题剖析—方法归纳—实战演练”三环节,帮助学生突破解题瓶颈。  

课堂上,马老师以从南宁市摸底考试和三次模拟考切入,系统讲解论述文本的层次划分、关键词提取和逻辑关系梳理技巧,强调“精准定位、分层概括,建构答题框架”的答题原则。通过展示学生训练中的典型答案,师生共同分析失分点,总结出“题干答题法、总分答题法、分点答题法”三种答题技巧和方法。

图片1.png

数学组:


期中联考 总结反思

本校讯(通讯员/邓贵、摄影/陈欣)5月8日,高一数学组开展教研活动。

活动中全体教师围绕期中联考成绩展开深度调研,高一备课组组长兰国伟对本次联考的试题难度、学生答题情况、考试总体成绩等进行概括分析,提出联考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问题,老师们对自身近段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总结,讨论提出许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优化策略,明确了新阶段教学方向。

图片2.png


外语组:


高中英语本科临界生读后续写能力提升研究期中报告

本校讯(通讯员/车梅坤、摄影/车梅坤)5月7日,我校英语教研组召开"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本科临界生读后续写能力提升"教学研究中期报告会。会议重点展示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规划部署。   

随着新高考改革推进,读后续写成为英语学科重要考查形式。调查显示,我校本科临界生在续写中存在情节逻辑混乱、语言表达薄弱、考试得分较低等问题。报告会首先回顾了项目开展以来的主要成果。经过实践探索,研究团队通过分层教学、个例辅导等方法,学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目标,使目标班级临界生的读后续写均分提升了分数,学生已初步掌握基本的情节构建能力,并初步形成了相关论文总结。  

展望未来,教研组组长韦日昭老师介绍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依据本课题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后续将其提炼形成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模式,总结优秀教学案例,完成本课题研究。  

图片3.png


政治组:


学法明权益,筑梦向未来

本校讯(通讯员/谭雨晴、摄影/袁剑英)为增强学生的职场法律意识,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5月7日,高二年级政治组廖永会老师在2321班授课公开课《立足职场有法宝》,通过生动案例与互动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等职场必备法律知识。  

课堂上,廖老师运用职场里市场营销、律师以及新媒体运营等岗位进行模拟招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的签订要点及劳动争议解决途径等内容。学生们积极参与情景模拟,就“试用期权益”“加班工资计算”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氛围热烈。  

听课教师对本次公开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程紧扣社会需求,兼具实用性与教育意义。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不仅增强了法律意识,也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图片4.png

 

政治组:


分析明方向 笃行以致远

本校讯(通讯员/黎燕媚、摄影/谭雨晴)5月7日,政治组开展教研活动。

活动中,高一高二备课组长黎燕媚和袁剑英分别对本学期的期中联考进行分析,明确得失,明确方向,两位老师分别从单科前十名、各班特控和本科上线率情况,反思我们前半学期的集体备课、教学的经验和不足,同时结合上周外出学习的经验,提出坚持优秀做法,改进教学方法,备课组继续团结协作、加强研究、关心关注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图片5.png


历史组:


探索文化传承密码 共赴历史深度之旅

本校讯(通讯员/黄文艳、摄影/黄文艳)为深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探索文化传承类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5月9日,历史组孙有璋老师开展了《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主题历史公开课。

课堂伊始,孙老师以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视频导入,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新课讲授环节,教师紧扣“书籍、教育、科技”三大核心载体,以时间为轴,串联中外历史案例:从简牍帛书到活字印刷,从官学私学到现代教育体系,从造纸术西传到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通过文物图片、历史纪录片片段、互动时间轴等多元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不同载体的特征与作用,将历史知识与现实应用紧密结合,充分展现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历史责任感。

此次公开课不仅是一次历史教学创新的成功尝试,更为学科组探索“大概念教学”“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图片6.png


地理组:


聚焦冲刺阶段,共研提分策略

本校讯(通讯员/黎春君、摄影/梁春燕)为深化考情研究,精准冲刺备考,5月9日,地理教研组高三老师到邕宁高中参加南宁市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适应性测试学科质量分析会。

会上,南宁市两所学校代表分别对本次考试选择题和综合题得分情况进行分析,随后邕高学校老师做《高三地理备考冲刺阶段答题训练的思考与建议》专题讲座。讲座中特别强调,最后30天是‘保稳’与‘突破’的关键期,冲刺阶段要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练习上,尽可能要精选命题规范的试卷,同时要求学生规范答题,提高综合题的答题准确度;也要重视回归教材,重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

通过本次专题会议的参加,让我校高三地理组对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方向更加明确,为冲刺阶段教学注入新思路,为助力学生高效备战高考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图片7.png


物理组:


深耕“一生一案”,共研个性育人

本校讯(通讯员/文武、摄影/梁夏)为进一步落实个性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师对“一生一案”的实践指导能力,5月7日,物理教研组开展“一生一案”案例指导经验分享教研活动。

活动中,梁剑财、吴承宾老师分享了 “一生一案” 的典型案例。他们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详细介绍了如何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涵盖学业指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方面。

在交流研讨环节,物理组教师们积极互动,就案例中的问题与经验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在实施“一生一案”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现场气氛活跃,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教研组梁夏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物理组教师们在 “一生一案” 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强调 “一生一案”是落实因材施教的重要举措,希望全体物理组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对 “一生一案” 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片8.png


化学组:


以研促教,精准施策

本校讯(通讯员/李谦、摄影/李谦)5月7日,高二化学备课组开展段考总结分析会,聚焦学情找问题,调整策略备新程。

会上,老师们结合数据剖析失分点,发现学生在实验探究、化学用语规范、工艺流程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针对问题,组内明确后续备课方向,要求组内优化分层作业设计,加强基础题型训练;增加课堂实验演示频次,引导学生从现象深入理解原理。

备课组长梁小华强调,要将考后分析转化为教学动能,在备课中融入情境化教学,如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设计问题链,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此次会议为下一阶段教学锚定目标,化学组将以更精准的策略助力学生提升学科素养,在反思与调整中稳步前行。

图片9.png


生物组:


以听促研,以研优教

本校讯(通讯员/刘文连、摄影/刘文连)5月6日,生物教研组韦国德老师在2418班上师徒结对徒弟汇报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韦老师精心准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自制教具设计小组活动,将转录这一微观过程转化为具象直观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课后,组内教师共同探讨课程优缺,提出建议在备课过程中应关注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与高考的要求,比如哪些内容可以通过资料呈现从而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并进行概括,哪些内容需要再课堂从不同角度进行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运用。

通过本次公开课活动,教师们充分交流研讨,不断探索,促进课堂质量的提升,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助力高考改革背景下生物学科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

图片10.png

 

 




编辑:黄飞职

一审一校:陈云霞

二审二校:刘丰

三审三校:汪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