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适合您的导航方式
扫码添加
南宁市宏德高级中学教研组动态(第一百二十一期)
2025.04.22

语文组:


破解语言文字应用高分密码

本校讯(通讯员/黄知韫)为助力高三学子高效备战高考,4月16日,南宁市三十三中马老师开展专题课程《语言文字应用之赏析题——高考题型总结》,深入剖析高考命题规律,为学生提供实用解题技巧。  

课程中,马老师系统梳理了近五年高考语言文字应用题的命题趋势,指出赏析题占比逐年提升,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手法、品味语言、领悟情感”三大能力。他结合典型例题,详细讲解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炼字、句式变换的表达效果,强调“审题精准、术语规范、角度多元”的答题策略。  

“赏析题并非主观发挥,而是基于文本的理性分析。”马老师通过互动练习,指导学生从“内容—手法—效果”三步骤拆解答案,避免空泛表述。现场学生反馈,课程“逻辑清晰、方法落地”,对提升答题得分率大有裨益。  

此次授课干货满满,马老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清晰的讲解思路,帮助同学们攻克语言文字应用赏析题这一难关,增强了同学们备考的信心,深受师生好评。

 

数学组:


共同钻研,共同进步

本校讯(通讯员/陈欣)4月17日,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观摩田志凤老师《8.5.2直线与平面平行》公开课。

公开课上,田老师严格按照“复习回顾--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典例讲解--课后小结--课后作业”的上课流程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衔接自然,讲解透彻。以课本和桌面为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让学生上台总结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符号语言,加深学生印象,充分展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堂要求。典例讲解清晰明了,线面平行和线线平行互相转化,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转化思想,指出易错点和易漏点让学生注意,完善学生答题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让学生印象深刻。

课后,田老师先发表了自己设计这节课的想法,各位听课教师也指出了田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更上一层。

 

外语组:


精挑细选谋策略 集思广益备高考

本校讯(通讯员/胡冰冰、摄影/胡冰冰)为了帮助学生精选优质复习资料,夯实高考基础,4月16日,高二英语备课组召开一轮复习资料研讨会议。学校党总支副书记韦兆刚现场指导,为备课工作指明方向。

高二英语备课组组长高晨介绍了本次资料筛选的重要性及目标,组内教师们围绕市场上多种英语复习资料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从资料的内容编排、题型设计、知识覆盖面、与高考考纲契合度等多维度进行细致分析,结合本校学生学情,对每套资料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探讨。老师们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韦兆刚副书记在认真聆听教师们的发言后,对备课组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复习资料的选择要立足学生实际,注重基础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相结合,同时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图片1.png

政治组:


高考阅卷启示录

本校讯(通讯员/黎燕媚、摄影/黎燕媚)为了提高高三学生的政治复习效果,4月16日-17日,政治组陈小妤老师召开高三政治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讲座。

陈老师从历年高考题入手,分析试题结构,分析材料,总结做题方法,得分技巧。从阅卷老师的角度,引导学生规范答题,提高答题能力。最后勉励学生坚定信心,相信老师,相信自己,坚持到底一定能收获成功。

陈老师将丰富的备考方法和技巧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为学生指明了备考的方向,同学们认真聆听,收获满满。

图片2.png


历史组:


双师共话历史教育新视野

本校讯(通讯员/徐志伟、摄影/徐志伟)4月18日,历史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刘丽苹老师作外出学习分享,为全组带来一场图像史料解读的学术盛宴,徐志伟老师作读书节总结。

刘老师以“躬耕读图时代”为主题,展示了她在外出学习中掌握的史料解读法。首先是符号象征解析,如清代《御门听政图》中朝臣站位暗含的等级秩序;其次是物质文化考证,通过宋代《耕织图》中的农具演变透视技术进步;最后是视觉心理学运用,分析明代《出警入跸图》如何通过空间布局强化皇权意象。她强调“图像史料是穿越时空的立体档案,教会学生“看图说话”,就能让沉默的画卷开口讲述历史。”

徐老师作读书节总结,指出本次读书节以“图影溯史,书香寻迹”为主题,通过“四维阅读”体系激发了历史兴趣。

两个历史活动既展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度,又凸显活动育人实效,为历史学科建设注入双重活力。

图片3.png

 

地理组:


深耕细作研考情 思维建模助突破

本校讯(通讯员/方世雅、摄影/方世雅)4月18日,地理学科组左玉虹老师呈现了一节聚焦高考精准复习的《土壤专题突破》公开课。课堂以大数据分析为锚点,通过"考情诊断-真题拆解-建模迁移"三阶教学,为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提供创新示范。

左老师首先展示近三年全国卷土壤考点大数据图谱,指出"土壤形成因素""土壤问题治理"两大高频命题切口。针对本校学生一模答题情况,现场投影典型错例,引导学生辨析"成土母质与矿物质关系""生物主导作用表现"等易混概念。结合高考真题,通过分层设问推进,带领学生抽丝剥茧提炼"抓关键要素-建逻辑链条-扣情境应用"的解题思维模型,并延伸拓展关于土壤改良治理等新情境进行迁移训练。

评课环节中,备课组长梁春燕老师指出:"本节课堂将大数据分析与学情诊断深度耦合,用可视化答题案例直击复习痛点,特别是自主构建土壤专题知识的思维导图工具,实现了知识结构化向解题能力的高效转化。"高三备课组表示将借鉴本课经验,在后续复习中强化"真题变式训练+思维可视化呈现"的深度教研模式。

图片4.png

 

物理组:


精准发力,高效备考

本校讯(通讯员/罗正鸿、摄影/马志登)4月16日,物理教研组召开专题会议,高三年级教师聚焦二轮复习策略,围绕振动与波、光学、电磁学、热学及近代物理等核心模块展开深度研讨。

会上,主备老师文武结合高考考情,逐一梳理各板块重难点:从简谐运动规律到波动方程应用,从光的干涉衍射到电磁场综合问题,从热力学定律到量子理论模型,强调以实验探究、物理建模为突破口,提升学生迁移能力。

随后针对分层教学需求,教研组长提出“三维目标”方案,对基础层强化公式推导与实验细节,中层侧重跨学科综合题训练,培优层聚焦创新题型与科研情境模拟。同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错题档案共建、实验设计竞赛等形式激发主动性,落实“讲-练-评”闭环管理。

图片5.png

 

化学组:


集智备课,共研苯之奥秘

本校讯(通讯员/谢丽梅、摄影/谢丽梅)4月16日,高二化学备课组开展苯相关知识备课研讨活动。

活动中,老师们围绕苯的结构、性质等核心内容深入交流。通过对苯的物理性质、化学特性及相关实验的细致分析,明确教学重难点。大家分享教学思路与方法,探讨如何借助模型、实验等手段,让学生更好理解苯的知识。还就教学环节设计、问题引导等交换意见,力求打造高效课堂。

此次备课组活动,凝聚集体智慧,为苯知识的教学质量提升筑牢基础。

图片6.png

 

生物组:


公开课展示促交流,共商宏志班教学模式

本校讯(通讯员/沈敏、摄影/韦日炎)4月15日,生物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活动首先由黄舒佩老师上公开课《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堂上,黄老师借助丰富案例与直观实验视频,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将抽象知识具象化。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氛围活跃且高效。

课后,科组老师齐聚实验室,围绕这堂课展开热烈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本节课内容丰富、环节紧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外。同时,针对宏志班教学,老师们各抒己见,探讨如何将此类前沿生物技术教学融入宏志班模式。从教学内容拓展到教学方法创新,共同为提升宏志班生物教学质量出谋划策,力求为宏志班学生搭建更优质的学习平台。

图片7.png

 

 

 

 

编辑:黄飞职

一审一校:陈云霞

二审二校:刘丰

三审三校:汪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