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宏德高级中学坚信 “成长不止一条赛道”,为学生打造了多元发展平台。校园乐队让音乐爱好者找到舞台,体育赛事让运动健将挥洒激情,手工作品展让创意达人收获掌声…… 这些活动不仅是兴趣的延伸,更是自信的孵化器。
这份自信自然迁移到学习中,让学生高考成绩较入学时大幅提升。这种 “多元育人” 模式,彰显了宏德高中 “让每个学生都发光” 的办学智慧。
我们在社团活动中,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动漫社里,我们一起构思原创角色、绘制漫画短篇,在笔尖流转间碰撞出创意的火花;摄影社的采风活动中,我们扛着相机穿梭在校园角落,用镜头记录四季变换……社团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我们在兴趣的驱动下自由生长,更学会了协作与包容。
我们在研学活动中,走出课本拥抱真实世界。去科技馆参观时,亲手操作智能机器人的那一刻,课本里的编程知识突然变得鲜活;探访非遗手作,老师傅手把手教我们扎染、制陶,让我们在触摸传统文化肌理的同时,懂得了 “坚守” 二字的重量……研学路上的所见所闻,不仅拓宽了视野,更让我们明白 “读万卷书” 与 “行万里路” 同样重要。
我们在科技活动中,解锁了探索未知的勇气。校园科技节上,当机器人灯光和实验火光映亮一张张专注的脸庞,当水火箭带着欢呼声刺破晴空……我们真切体会到 “创新” 不是遥不可及的词汇,而是脚踏实地的探索。
我们在文艺活动中,发现了表达自我的另一种方式。晚会筹备时,我们这群平时在课堂上略显拘谨的少年,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当歌声在校园里回荡,当舞步与音乐完美契合,台下响起的阵阵掌声……不仅是对我们表演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敢于表达自我的鼓励。
我们在体育活动中,锤炼了永不言弃的品格。校运会上,1000米跑最后一圈体力不支时,耳边响起全班同学的呐喊,咬着牙冲过终点的瞬间,明白了 “坚持” 比名次更重要;团体比赛中,班长喊出 “再拼一拼” ,大家互相打气追回比分,让我们懂得团队的力量能战胜一切困难……汗水浇灌的不仅是肌肉,更是坚韧的意志。
我们在志愿活动中,收获了付出的快乐。去社区养老院慰问时,陪爷爷奶奶聊天、帮他们剪指甲,听着他们讲过去的故事,突然理解了 “陪伴” 的意义;献血活动中,想到这或许能在某个时刻为陌生人带去生的希望,心里满是 “以微薄之力传递温暖” 的成就感……志愿不是任务,而是让我们在给予中学会珍惜与担当。
我们在竞赛活动中,挑战了超越自我的极限。英语演讲比赛前,对着镜子练到口干舌燥,老师逐字逐句帮我们打磨发音与语调,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终于克服了对公众表达的恐惧;书法比赛中,当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挂在展厅,虽然不算完美,却比最初的字迹工整了太多,那种通过坚持获得进步的喜悦难以言表……竞赛的意义,从来不是为了输赢,而是逼自己看看 “原来我能做到”。
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学会了责任与包容。既要协调同学打扫卫生,又要处理课堂纪律,才明白老师每天的忙碌;组织班级主题班会时,为了让节目更精彩,和同学争论过、妥协过,最终在笑声中懂得 “管理” 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换位思考的体谅……小小的班级,是我们学习 “长大” 的第一个课堂。
我们在学生会管理中,锻炼了统筹全局的能力。策划学校文体活动,从节目排练到布置场地,每个环节都要反复推演,出了疏漏时老师教我们 “先解决问题再总结经验”;负责社团招新活动时,协调各社团时间、设计宣传海报……让我们在实践中弄懂了 “统筹” 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细节里的周全。
在南宁市宏德高级中学的多元平台上,
没有 “标准答案” 的成长,
只有 “各放异彩” 的可能。
无论是在实验室里调试仪器,
还是在舞台上放声歌唱,
无论是在赛场上奋力奔跑,
还是在社区里传递温暖,
每个少年都在自己选择的赛道上闪闪发光。
这就是宏德的育人之道:不是把所有人都塑造成同一种模样,而是让每颗星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璀璨。
欢迎报读南宁市宏德高级中学!
招生咨询热线:0771—3805907/13377192051
来源:校办
撰稿:陈云霞
编辑:苏智凯
一审一校:陈云霞
二审二校:刘丰
三审三校:汪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