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四月清风拂面柔,五月繁花映日娇。值此“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谨向您及家人致以诚挚的问候!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为保障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充实的假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学校2025年“五一”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家长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一、放假时间
2025年5月1日(星期四)至2025年5月5日(星期一)放假。
学生离校时间:
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16:15开始错峰离校:
高一年级16:15-16:35;
高二年级16:35-17:00;
高三年级17:05-17:25。
学生返校时间:
2025年5月5日(星期一)16:00-18:00全体学生返校。
二、感受劳动之美,享受劳动之乐
五一劳动节设立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
1949年12月我国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这一天,人们举国欢庆,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和对劳动的尊重。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为了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验快乐、收获成长,我们真诚地向您提议。
1.和孩子一起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讲述劳动模范的故事,引导孩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2.鼓励孩子参与日常家务劳动,如打扫房间、洗衣做饭、整理书桌等。在劳动中增进亲子互动,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受父母的辛劳,培养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3.可以带领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安全提醒
(一)防溺水安全
1.为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出现溺水事故,学校认真组织并开展了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活动,希望家长切实担负起监护责任,假期中可以给孩子传授相关防溺水知识,提高孩子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重点教育孩子做到防溺水“六不准”: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
2.孩子参加水上项目时,必须有成年人陪伴,乘坐观赏船、游船等,务必和孩子一起穿好救生衣。
3.教育孩子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及时呼救,寻求大人相助,切不可盲目下水施救,并及时拨打110、119、120急救电话。
(二)交通安全
1.出行守规则:教育孩子遵守交通信号灯,过马路走斑马线,不追逐打闹;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禁止骑电动自行车。
2.乘车安全:拒绝乘坐超载、无牌无证、农用车或改装车辆;乘车系好安全带,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均需佩戴头盔。
3.家长责任:自驾出行前检查车况,杜绝疲劳驾驶、酒后驾车;孩子乘车时不得将头手伸出窗外。
(三)外出游玩安全
1.出行前查询天气、路况等信息,做好合理的出行规划和准备。
2.漂流、乘船等水上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家长一定不能缺席。除了帮助孩子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穿救生衣等防护措施,还要注意看好孩子,以防发生突发事故。
3.遵守景区防火规定,不在景区吸烟,不动用明火,不在山上野炊生火,防止引发火灾。
4.选择正规景区,让孩子在安全区域内游玩,避免进入未开发的区域。
5.带孩子接近大自然的时候,提防蚊虫叮咬。
(四)卫生安全
1.春、夏季是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风疹的高发期,居家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的空气流通和环境卫生;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物;春季慎食野生蘑菇、野菜,避免中毒。假期期间忌暴饮暴食,少喝含糖饮料,注意营养均衡,注意饮食卫生、营养均衡,严防病从口入。
3.请家长和孩子参加适当的户外锻炼,增强体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五)网络安全
1.文明上网,不要利用网络传播、散发一些不正当、不合法的言论与图片,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2.筑牢“反诈”意识,告诉孩子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点击短信、邮件、网站中的不明链接,不给陌生人转账、汇款,一定要多方证实,以免造成财产损失,发现可能涉及诈骗,立即报警。
常见诈骗手段提醒:
游戏交易诈骗:以“低价卖皮肤/账号”或“高价收购”为诱饵,诱导支付或窃取账号。
冒充熟人诈骗:盗用老师、亲友身份,通过社交软件借钱或要求转账。
刷单兼职诈骗:宣称“轻松赚钱”,先返小利后卷款拉黑。
虚假中奖诈骗:谎称“中奖”,需交“手续费”才能领奖。
(六)心理安全
1.假期家长要多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引导孩子多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多参加体育锻炼。
2.持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缓解孩子因学习和生活出现的焦虑心态。
3.家人之间要多关爱、多理解、多宽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创建温馨家庭氛围,构建和谐幸福家庭,让孩子体验居家快乐。
(七)防欺凌、防性侵
1.参加社区或朋友组织的活动时,要有家人陪伴或在公开、安全的场所进行。
2.不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不组织或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
3.不要在网络上散布他人的隐私信息或参与网络欺凌。
4.家长要保持与孩子良好的日常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社交情况和人际关系,鼓励孩子分享遇到的问题和困扰。
5.关注孩子的手机和网络使用情况,避免接触不良内容,并教导他们识别网络上的潜在危险,例如隔空猥亵和裸聊等性侵害。
6.做好孩子校外监护责任,关注孩子行踪,交友情况,教育提醒孩子一定要爱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7.提醒孩子遇到欺凌、性侵事件时要迅速呼救、想方设法逃离现场并及时告知家长或报警处理。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牵挂着老师、家长的心。让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助力孩子全面发展,请您把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护责任落到实处!
祝全体学子和家长们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五一”假期!
来源:校办
编辑:苏智凯
一审一校:陈云霞
二审二校:刘丰
三审三校:汪培宏